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季节性干旱现象在我国中亚热带地区时有发生,为了研究该区域大气-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碳水收支状况,2002年起在江西省干烟洲(26.7° N,115.1° E)人工林生态系统建立了通量观测塔.2003年7月该人工林生态系统遭遇了历史上少有的高温少雨天气,本研究应用基于生理生态学过程的EALCO(Ecological Assimilation of Land and Climate Observation)模型及2003和2004年通量观测数据对该生态系统的水热通量进行了模拟,同时分析了干旱胁迫对它们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通量的日变化,净辐射、显热和潜热通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的平方(R2)及标准差分别为0.99和8.05 W·m-2; 0.81和41.02 W·m-2; 0.90和31.49 W·m-2,模型可以解释87%的日蒸散量的变化.从模拟结果看,2003年7月下旬(发生较严重干旱胁迫)较2004年同期(干旱程度轻)相比,冠层及土壤水势下降约2倍,植物蒸腾的日变化形式改变,根系吸水滞后冠层蒸腾的时间缩短约半小时,冠层导度下降40%~60%.模拟与观测结果均表明,2003年7月下旬每天正午的波文比大都介于1~ 2.2,而2004年同期正午的波文比则介于0.2~ 0.6.EALCO模型通过Ball模型将植物碳水过程耦合在一起,从而可以很好的模拟植物的气孔行为,进而准确的模拟植物水热过程对干旱的响应.土壤水分匮乏对冠层导度的限制是2003年干旱期间冠层潜热通量模拟值下降的根本原因.
推荐文章
基于模型数据融合的千烟洲亚热带人工林碳水通量模拟
人工林
碳水通量
模型数据融合
SIPNET模型
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碳通量拆分差异分析
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
碳通量
拆分
光响应曲线
季节性干旱对中亚热带人工林显热和潜热通量日变化的影响
涡度相关
季节性干旱
显热通量
潜热通量
日变异幅度
峰值时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中亚热带人工林水热通量对干旱差异响应的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碳水耦合模型 季节性干旱 冠层水势 土壤水势 根吸水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6-1203
页数 分类号 S715
字数 59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906.2011.08.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玉书 129 1892 21.0 36.0
2 米娜 37 638 14.0 2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121)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水耦合模型
季节性干旱
冠层水势
土壤水势
根吸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