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确定引起安徽省部分湖泊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病原,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取濒死期鲫鱼和白鲢的肌肉组织分别进行细菌和病毒分离培养,联合采用细菌表型鉴定法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分离菌株,并使用分离菌株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 从5尾患病鱼的肌肉组织中分离获得5株细菌,综合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与系统发育学分析的结果,确定L1菌株为温和气单胞菌、L2菌株为维氏气单胞菌、J1、J2和L3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实验表明这5个气单胞菌分离株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结论 气单胞菌是该次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病原,水温剧变、水质恶化和缺氧是疾病暴发的诱因,应采取改善环境、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病力和及时杀灭病原体的综合措施防控该病.
推荐文章
湖泊水库中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预防与控制
暴发性出血病
湖泊
水库
预防
控制
池塘养殖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治疗心得探讨
池塘养殖
淡水鱼
暴发性出血病
治疗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类型及防治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
类型
症状特点
发病原因
防治措施
池塘养殖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治疗心得探讨
池塘养殖
淡水鱼
暴发性出血病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徽部分湖泊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病原分离与鉴定
来源期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湖泊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 病原分离 表型鉴定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6-499
页数 分类号 R37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祖国掌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43 310 11.0 15.0
2 李槿年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98 829 15.0 23.0
3 王艺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3 14 2.0 3.0
4 李冠青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3 2 1.0 1.0
5 邵士惠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湖泊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
病原分离
表型鉴定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月刊
1005-376X
21-1326/R
大16开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8-2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9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545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