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药结合是在辨证审因确立治法之后,依据患者具体病情以及针药的不同特长,针对同一患者的同一病证,同时运用针灸和方药的辨证施治模式.辨证用药和辨证取穴都是通过调整人体阴阳气血平衡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方剂君臣佐使的组方配伍理论同样适用于指导“针药结合”治疗模式的构建,据此提出“针药配伍”的概念.
推荐文章
针药结合治疗阴虚发热案1例
针刺
中药
阴虚发热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的临床研究
针刺
中药
偏瘫痉挛
中风
针药结合对终止妊娠10~15周龄孕妇流产临床观察
10~15周妊娠
药物流产
加味脱花煎
针刺
阴道出血时间
胃肠道反应
转经时间
杨运宽运用针药结合治疗临床验案3则
燥痹
湿疮
淋证
医案
杨运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针药结合模式——针药配伍浅谈
来源期刊 山东中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针药结合 内涵 针药配伍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7-60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涛 133 555 12.0 19.0
2 刘西建 40 139 5.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针药结合
内涵
针药配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中医杂志
月刊
0257-358X
37-1164/R
大16开
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山东中医药大学
24-04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497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