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病圃鉴定的方法,评价了广州市近年的水稻主导品种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参试11个品种对稻瘟病抗病的有7个,占63.6%.其中,高抗的2个,占18.2%;抗的3个,占27.3%;中抗的2个,占18.2%;感病(中感)的4个,占36.4%.对白叶枯病优势致病菌系Ⅳ型菌的抗性,表现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5个类型.抗的1个,占9.1%;中抗的3个,占27.3%;中感的5个,占45.5%;感病的1个,占9.1%;高感的1个,占9.1%;所有参试品种不抗强毒菌系V型菌.对白叶枯病Ⅳ型菌和稻瘟病双抗的品种有黄华占、粤晶丝苗2号和丰秀占3个,占27.3%.广州市水稻生产主导品种对主要病害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总体抗性比较好,这些品种在广州稻区推广种植能较有效地抵御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发生流行.
推荐文章
两个水稻种质对白叶枯病及稻瘟病抗性遗传研究
水稻
白叶枯病
稻瘟病
抗性遗传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水稻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多基因聚合恢复系
水稻恢复系
稻瘟病
白叶枯病
抗性改良
标记辅助选择
聚合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基因的三系恢复系改良效果的评价
水稻恢复系
稻瘟病
白叶枯病
褐飞虱
抗性改良
标记辅助选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州市水稻主导品种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稻米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稻瘟病 白叶枯病 抗性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品种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0
页数 分类号 S435.111|S511.34
字数 20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6.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小源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8 567 15.0 22.0
2 曾列先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7 352 11.0 18.0
3 杨健源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4 276 8.0 16.0
4 陈深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9 181 7.0 13.0
5 冯爱卿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7 1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品种
稻瘟病
白叶枯病
抗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稻米
双月刊
1006-8082
33-1201/S
大16开
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
32-3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1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01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