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圆柱形结构的增强效应能提高丝状阴极场发射性能的这个特性,设计了场发射荧光灯.采用热敷法将配制好的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浆料转移到镍丝(Ni)表面制备成丝状阴极,以及溶胶-凝胶法在圆柱形玻璃管内壁制备掺锡氧化铟(Indium Tin Oxide,ITO)薄膜作为阳极,制作场发射荧光灯.测试结果表明,该碳纳米管场发射荧光灯具有良好的场发射性能,开启电场低,仅为0.15 V/μm;CNT的场增强因子βCNT为1967;当驱动电压为4 000 V时,发光亮度达19 800cd/m2.这种亮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的场发射荧光灯在照明光源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高亮度LED球泡灯研制及其温升分析
高亮LED
球泡灯
恒流驱动
结区温度
信息用冷阴极荧光灯的研制
冷阴极荧光灯
背光源
高亮度白色激光光源提升远光性能的研究
激光照明
Ce∶YAG
荧光陶瓷涂层
激光大灯
白色激光光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亮度场发射荧光灯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来源期刊 电子器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场发射荧光灯 丝状阴极 场增强因子 高亮度 碳纳米管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固态电子器件及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153
页数 分类号 TM923.33
字数 20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490.2011.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太良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302 1102 15.0 21.0
2 胡利勤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17 56 4.0 7.0
3 郑旭丹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场发射荧光灯
丝状阴极
场增强因子
高亮度
碳纳米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器件
双月刊
1005-9490
32-1416/TN
大16开
南京市四牌楼2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0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276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