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碎屑岩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的分析,认为地震纵波速度变化主要受储层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控制,导致地震波阻抗在纵向及横向上的有规律变化.沉积作用主要表现为岩石粒度、分选和泥质含量等的变化;成岩作用则主要表现为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和胶结作用等的强度.采用传统的分层波阻抗单一门槛值法仅能解决纵向上的阻抗变化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更为合理的"门槛值体"法.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对反演得到的波阻抗体进行准确而精细的岩性解释,尤其是对于解决因沉积作用造成的阻抗平面变化而引起的砂体解释的不确定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推荐文章
安徽望江—潜山盆地碎屑岩储层特征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储集性能
构造演化
望江-潜山
基于岩石物理的致密碎屑岩气藏岩性及流体概率预测
Xu-White模型
多变量Monte Carlo随机模拟
贝叶斯岩性判别
致密碎屑岩气藏
提高碎屑岩地震储层预测精度的一种解释方案
碎屑岩储层
地震预测
沉积相控制
技术结合
解释精度
最优化测井解释方法在复杂碎屑岩储层中的应用
测井解释
碎屑岩
复杂岩性储层
石英砂岩
岩屑砂岩
最优化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碎屑岩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及岩性解释方法
来源期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岩石物理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波阻抗 门槛值体 岩性解释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7
页数 分类号 TE122.2|P631
字数 49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1.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恭洋 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74 496 14.0 18.0
2 周艳丽 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15 72 5.0 8.0
3 胡勇 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19 43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89)
二级引证文献  (63)
195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石物理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波阻抗
门槛值体
岩性解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5086
51-1718/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23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