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进行了4榀底部框架、上部密肋复合墙结构墙梁大比例模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了墙梁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及特征、滞回及耗能特性、承载力、位移延性、刚度退化以及抗倒塌能力。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多层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墙梁以剪切型破坏为主,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较大的延性和较好的抗倒塌能力;墙梁的组合作用效应显著,托梁支座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为其主要控制因素;上部密肋复合墙体呈现"填充砌块-密肋框格-隐形框架"依次开裂的破坏特征,有利于保证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能;在洞口设置构造柱和过梁能够保证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基本不变,但试件的延性会有所降低;密肋复合墙体的水平承载力和抗侧刚度较大,应注意合理控制结构上下刚度和承载力的分布,可通过在底层增设密肋复合墙或对密肋框格进行优化设计予以实现。
推荐文章
底框-抗震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
抗震性能分析
高宽比对密肋复合墙抗震性能的影响
密肋复合墙
高宽比
破坏形态
抗震性能
开洞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复合墙体恢复力模型
开洞复合墙体
滞回曲线
骨架曲线
恢复力模型
节能砌块
隐形密框结构
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
有限元法
动力特性
地震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墙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建筑结构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底部框架结构 密肋复合墙 墙梁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年,卷(期) 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152
页数 分类号 TU398.2|TU31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谦峰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00 688 15.0 21.0
2 丁永刚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56 188 6.0 12.0
3 夏雷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5 29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9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底部框架结构
密肋复合墙
墙梁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结构学报
月刊
1000-6869
11-1931/TU
大16开
北京三里河路9号
2-19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96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