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量鞭毛虫栖息在低等白蚁肠道内,是白蚁赖以生存的共生微生物.不同种类的鞭毛虫共同作用形成了一套降解食物的系统,为宿主提供营养和能量.研究鞭毛虫群落结构是揭示其各组成种类生理功能的基础.利用形态特征进行物种鉴定受鞭毛虫生长发育阶段、样品制备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基于分子标记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能不受这些因素的制约来研究复杂的微生物群落.本研究结合形态特征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肠道鞭毛虫群落结构,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观察鉴定,确定了台湾乳白蚁肠道内的3种鞭毛虫,分别为伪披发虫Pseudotrichonympha grassii、全鞭毛虫Holomastigotoides mirabile和旋披发虫Spirotrichonympha leidyi.18S rDNA文库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较形态鉴定能够反映群落更复杂的物种多样性.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细胞计数较18S rDNA文库克隆数能更准确地反映各种鞭毛虫数量,每头工蚁肠道内平均含伪披发虫780±179头,全鞭毛虫1 630±391头,旋披发虫2 950±1 003头.本研究建立了光学显微镜形态鉴定和18S rDNA分子标记相结合调查鞭毛虫多样性和数量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白蚁肠道共生生物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黑胸散白蚁肠道共生锐滴虫目鞭毛虫的多样性分析与原位杂交鉴定
黑胸散白蚁
锐滴虫目鞭毛虫
系统发育多样性
荧光原位杂交
基因工程小鼠肠道鞭毛虫的调查研究
鞭毛虫
三毛滴虫
种系发育分析
生化
组织病理学
基因工程小鼠
实验小动物肠道内鞭毛虫的观察
鞭毛虫
病原性
非病原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台湾乳白蚁肠道鞭毛虫群落结构及三种研究方法的比较
来源期刊 昆虫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鞭毛虫 台湾乳白蚁 群落结构 形态鉴定 分子标记 18S rDNA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年,卷(期) 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生态与害虫治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0-1146
页数 分类号 Q959.1|Q96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倩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85 578 12.0 22.0
2 刘宁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96 760 15.0 23.0
3 黄勇平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35 832 14.0 28.0
4 谢磊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11 54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8)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2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2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3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鞭毛虫
台湾乳白蚁
群落结构
形态鉴定
分子标记
18S rDNA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虫学报
月刊
0454-6296
11-1832/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9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