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立体开发理念,在剖析陆丰凹陷构造演化和成藏组合特征、深化陆丰13-1油田新近系挖潜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古近系到新近系惠陆低凸起构造高点"漂移"的新认识;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的储层描述技术组合,揭示了古近系恩平组地层沉积特征和储盖组合配置关系;通过陆丰地区钻井资料分析,总结了陆丰凹陷古近系油气成藏模式.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推动了古近系评价并LF13-1-9PH井的钻探,发现了珠江口盆地第一个具商业价值的古近系恩平组油藏.构造高点"漂移"规律认识上的突破,推动了陆丰13-1油田古近系恩平组的突破,对南海珠江口盆地古近系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陆丰13-1油田生产水处理系统优化与效果分析
油田水处理
系统优化
油水分离
海陆过渡相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成因及分布——以珠江口盆地陆丰13-1油田为例
海陆过渡相
砂岩
特高含水期
剩余油分布
非渗透遮挡层
阶梯式多底井
珠江口盆地第三纪古地理及沉积演化
珠口盆地
第三纪
岩相占地理
沉积演化
陆丰13-1油田生产水废热回收研究与应用
陆丰13-1油田
生产热水
废热回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珠江口盆地陆丰13-1油田古近系恩平组突破及其重要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海上油气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陆丰13-1油田 古近系 恩平组 构造高点"漂移" 油气成藏模式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5
页数 分类号 P618.13
字数 39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506.2011.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东红 21 152 7.0 12.0
2 刘伟新 13 74 6.0 8.0
3 张伟 35 98 6.0 9.0
4 李熙盛 10 46 4.0 6.0
5 侯月明 6 40 3.0 6.0
6 邹信波 8 73 5.0 8.0
7 梁卫 11 92 6.0 9.0
8 李彬 8 4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6)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16)
二级引证文献  (8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3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20(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珠江口盆地
陆丰13-1油田
古近系
恩平组
构造高点"漂移"
油气成藏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海上油气
双月刊
1673-1506
11-5339/TE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南街6号院2号楼1203室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1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97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