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正常与病变肠段粘膜上菌群分布的差异,以探讨肠道菌群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广州地区40例肠道病变仅局限于乙状结肠以下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用结肠镜分别在乙状结肠以上的正常肠段和乙状结肠以下的病变肠段取得粘膜标本,另选40例健康成人为正常对照,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标本中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的含量.结果 (1)健康人乙状结肠以上肠段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数量对数值分别为8.71±0.44、9.01±0.33、7.01±0.13,乙状结肠以下病变肠段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数量为9.21±0.24、9.02±0.18、7.12±0.21,均无明显差异.(2)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正常肠段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数量分别为8.92±0.37、9.15±0.17、7.22±0.24,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病变肠段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数量分别为6.52±0.76、7.49±0.31、9.67±0.22,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较健康人为低,大肠杆菌均较健康人为高.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变肠段存在肠道菌群失调.
推荐文章
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益生菌
粪菌移植
中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肠道菌群
中药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临床疗效
肠道菌群检测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内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的评估价值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紊乱
炎症反应
免疫应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正常与病变肠段肠道菌群比较
来源期刊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双歧杆菌 乳酸杆菌 大肠杆菌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
页数 分类号 R573.3
字数 22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8164.2011.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涛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14 119 5.0 10.0
2 郑雪玲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7 70 4.0 7.0
3 刘翔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13 104 6.0 10.0
4 林漫鹏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10 84 5.0 9.0
5 刘伟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7 86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126)
二级引证文献  (105)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2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7(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双歧杆菌
乳酸杆菌
大肠杆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季刊
1008-8164
42-1590/R
湖北省恩施市三孔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9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84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