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例62岁男性患者,因日光性皮炎,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0ml/d(含甘草酸苷40mg)静脉滴注,并口服依巴斯汀、西替利嗪等药物治疗4 d,其后改用蒙药(具体成分不详)治疗10 d。因皮肤症状无明显改善,再次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含甘草酸苷50 mg),口服2次/d。1周后,患者出现眼睑及双下肢水肿,血压180/180mm Hg(1 mm Hg=0.133 kPa),立即停药。实验室检查:血钾3.1 mmol/L,血钠151 mrol/L,血肌酐(SCr)82 μmol/L,肾素0.40pg/L,血管紧张素Ⅱ98 ng/L,醛固酮164 ng/L。给予氨苯蝶啶50 mg,2次/d口服,硝苯地平20mg,2次/d口服。治疗1 d后患者水肿消退,血压控制在140~160/90~100 mm Hg。实验室复查示血钾4.7 mmol/L,血钠141 mmol/L,但SCr升至129 μmol/L,最高达144μmol/L。停用氨苯蝶啶2 d后,实验室检查示:SCr86 μmol/L,血钾3.7 mmol/L,血钠141 mmol/L,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正常。诊断为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考虑与甘草酸有关。
推荐文章
复方甘草酸苷制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复方甘草酸苷
制剂
临床应用
异甘草酸镁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肝炎诱发低钾血症的对比研究
低钾血症
肝炎
异甘草酸镁
复方甘草酸苷
甘草中甘草酸提取方法的比较
甘草酸
超声波
微波
提取
甘草酸提取与精制工艺优化
甘草酸
正交试验
提取精制
大孔树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草酸制剂相关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来源期刊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甘草酸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病例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0-191
页数 分类号 R286
字数 15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5734.2011.03.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涛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25 162 7.0 12.0
2 梁辑 海口市琼山区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草酸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月刊
1008-5734
11-4015/R
大16开
北京市长椿街45号
2-420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39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