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连续3年的定田试验结果显示,稻草还田的应用效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够增加土壤养分.与试验前比较,有机质增加0.9 g/kg.全氮增加0.25 g/kg,速效氮磷钾分别增加9,2.8和39 mg/kg;二是能使土壤物理性状明显变优.土壤容重降低0.12 g/cm3,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分别增加4%和6.8%;三是能提高水稻生产的产投效益.稻草还田与常埋施肥比较,有效穗数有所下降,但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增加,增产438 kg/hm2,投入成本低1 461.7元/hm2,实际收入增加2 293.9元/hm2,产投比高6.08.
推荐文章
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稻产量及其上部三叶特征的影响
双季稻
上部三叶
株型特征
产量
叶片质量
稻草还田和冬种绿肥对华南双季稻产量及稻田CH4排放的影响
水稻
稻草还田
冬种绿肥
产量
甲烷排放
南方双季稻区生物质炭还田模式生态效益评价
秸秆还田
生物质炭
能值
可持续发展水平
双季稻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稻草还田在双季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作物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 稻草还田 施肥 产投效益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5-217,222
页数 分类号 S511.062
字数 34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280.2011.03.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小江 4 17 2.0 4.0
2 石跃才 5 16 2.0 4.0
3 曾文伟 10 33 4.0 5.0
4 张礼红 6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43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稻草还田
施肥
产投效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研究
双月刊
1001-5280
43-1110/S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农业大学内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2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77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