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测量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能获得面数据等对地观测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受到时间和空间失相关以及大气效应等条件的制约.选取金沙江流域地处高山峡谷区的某河段为研究区域.由于传统的InSAR技术达不到理想监测效果,因此应用了角反射器(CR)技术.首先阐述了CR在InSAR技术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应用;介绍了其制作及现场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采用双重阈值法来识别CR,识别出的CR位置与实测CR中心位置坐标相吻合,证明了其识别CR的有效性.
推荐文章
一种X波段全向雷达角反射器阵列设计
角反射器阵列
雷达散射截面
全向角反射器
基于 FEKO 平台的人工角反射器 RCS 模拟
角反射器
雷达散射截面
物理光学法
毫米波角反射器的雷达截面及圆极化特性研究
角反射器
圆极化
毫米波
雷达截面
一种旋转型的角反射器的设计
雷达散射截面
无源干扰
角反射器
旋转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雷达干涉测量中人工角反射器设计及在影像图中的识别
来源期刊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雷达干涉测量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 人工角反射器 相关系数 振幅离差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0-273,282
页数 分类号 P237
字数 31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338.2011.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谟文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87 725 14.0 23.0
2 李鹏飞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7 76 4.0 7.0
3 黄洁慧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6 48 4.0 6.0
4 马睿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1 2 1.0 1.0
5 何兴东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雷达干涉测量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
人工角反射器
相关系数
振幅离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双月刊
1673-6338
41-1385/P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陇海中路66号
36-391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36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32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