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重组的恒河猴IL-4与变异IL-4在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转化方面功能的异同。[方法]利用葡聚糖-泛影葡胺梯度离心法分离恒河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阴性筛选非CD3+细胞,随后贴壁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并进行流式细胞技术确定筛选结果。将所分离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IL-4+GM-CSF组和vIL-4+GM-CSF组进行体外培养,收集细胞并表面染色CD14、CD1a、CD11c和CD83进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利用三步分离的方法得到了纯度达90%的未激活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后的细胞进行流式分析,结果提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IL-4+GM-CSF组和vIL-4+GM-CSF组细胞的CD14表达明显下降,而CD1a、CD11c和CD83表达明显上调,两实验组间无差别。[结论]与IL-4相同,vIL-4亦能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转化为树突状细胞。
推荐文章
丹皮酚对FSL-1与IL-4共刺激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丹皮酚
慢性皮炎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Th1/Th2
复方甘草酸苷对HaCaT细胞表达IL-2、IL-4的影响
复方甘草酸苷
HaCaT细胞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4
细胞增殖
宫颈病变中HPV感染与IL-2、IL-4表达的关系
宫颈疾病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肿瘤
癌,鳞状细胞
乳头状瘤病毒,人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4
原位杂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恒河猴IL-4与变异IL-4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转化功能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恒河猴 变异IL-4 外周血单核细胞 树突状细胞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1-315
页数 分类号 R392
字数 339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新炳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201 1352 17.0 28.0
2 吴忠道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171 835 14.0 21.0
3 莫薇 广州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10 39 4.0 5.0
4 郭海萍 广州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10 50 5.0 7.0
5 麦璟莹 广州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7 28 3.0 5.0
6 袁竹青 广州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5 9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恒河猴
变异IL-4
外周血单核细胞
树突状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双月刊
1672-3554
44-157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1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237
相关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