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真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冠腐病是澳大利亚小麦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为进行病害抗性鉴定和筛选抗病种质资源,需制备大量的病菌分生孢子.本试验以强致病性菌株FPCS3096为材料,开展了该菌株产孢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6种培养基中,以1/2 PDA产孢量最大;在营养生长阶段,在菌丝长满平板后(28℃下需培养6~7d),延长培养时间(即继续培养),大大促进了后期的产孢,培养12d的产孢量是培养6d的4倍,而且在这一阶段,暗培养促进了产孢,连续暗培养的产孢数是连续光培养产孢数的2倍多.试验同时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培养皿内培养基的重量或平板培养基的厚度对产孢有很大的影响,量越多,产孢量越大,当培养基的重量比为2倍多时,产孢的数量比为7 ~ 10倍.与本实验室以前采用的在PDA培养基上培养、然后光照产孢的技术相比,现有的技术将产孢数量提高了20 ~50倍.
推荐文章
人参锈腐病菌产孢条件研究
人参锈腐病菌
茵丝
分生孢子
厚垣孢子
产孢条件
葡萄白腐病菌菌丝生长与产孢条件的研究
葡萄
白腐病菌
菌丝
分生孢子
磷矿粉活化中菌株产孢条件优化研究
复合菌种
磷矿粉活化
生长条件
产孢量
小麦黑胚病菌链格孢产毒培养条件及其毒素的致病力测定
链格孢
毒素
培养条件
致病力
生物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麦冠腐病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FPCS3096菌株产孢条件的研究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营养生长阶段,暗培养,产孢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植保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4-678
页数 分类号 S435.121.4+9
字数 33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286.2011.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兰波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53 356 11.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6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营养生长阶段,暗培养,产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286
36-1028/S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志敏大道1101号
44-10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55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