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了解呼伦贝尔沙地植被的沙漠化演变规律及其机制,于2009年在呼伦贝尔沙地陈巴尔虎旗设置样地,调查不同类型沙地植被差异和变化特征,分析植被变化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得到如下结果:①随着沙漠化的发展,草地的植被盖度、高度、地上地下生物量和凋落物量急剧下降,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植物密度呈波动式下降;②沙漠化过程中,受损最严重的是植被盖度、高度和生物产量,物种丰富度、生物多样性对于沙漠化的响应较为迟缓或具有滞后效应;③沙漠化过程中,多年生优良牧草在群落中的作用下降,一年生杂类草在群落中的作用增强,草地由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占优势的群落向一年生禾本科、藜科杂类草为优势种的群落演替;④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粗化、松散度的增加、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降低是导致植被退化的主要因素,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的变化对植被退化也有一定影响,但土壤容重和土壤pH的变化对植被退化的影响较小。
推荐文章
呼伦贝尔沙质草地土壤理化特性的沙漠化演变规律及机制
沙漠化
土壤理化特性
变化机制
呼伦贝尔沙地
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现状及历史演变研究
呼伦贝尔草原
沙漠化
现状
历史演变
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系统学机制初步研究
呼伦贝尔草原
沙漠化
生态系统
系统学
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呼伦贝尔沙质草地植被的沙漠化演变规律及其机制
来源期刊 干旱区研究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草地植被 沙漠化过程 群落演替 土壤理化特性 呼伦贝尔沙地 内蒙古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荒漠化及其治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571
页数 分类号 Q948.15
字数 765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哈林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87 8388 48.0 85.0
2 张铜会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86 4097 36.0 63.0
3 赵学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20 3819 33.0 58.0
4 周瑞莲 鲁东大学生命学院 90 1008 17.0 27.0
5 王进 鲁东大学生命学院 15 201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40)
二级引证文献  (112)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6(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2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草地植被
沙漠化过程
群落演替
土壤理化特性
呼伦贝尔沙地
内蒙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区研究
双月刊
1001-4675
65-1095/X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58-3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70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