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前牙反(牙合)解除前后颅面结构变化,探讨Ⅲ类颌间牵引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前牙反(牙合)的机制.方法:选择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前牙反(牙合)患者20名,其中男15名,女5名,平均年龄(14.36±1.06)岁.所有患者在牙列排齐和整平的基础上行Ⅲ类颌间牵引,测量前牙反(牙合)解除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上反映颅面结构的各项指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前牙反(牙合)解除后,SNB、L1-MP、OP-SN、NLA、ULP减小,ANB、MP-SN、NA-PA、U1-SN、U6-FH、L1-MP、L6-MP、ULL、LLL、LLP、UL-EP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牙反(牙合)解除前后SNA、U1-FH、LL-EP、I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恒牙期唇腭裂术后反(牙合)的患者,Ⅲ类颌间牵引在纠正上下颌牙齿及牙槽关系不调的同时,能掩饰颌骨矢状向Ⅲ类关系,使软组织侧貌得到显著改善.
推荐文章
前方牵引配合Ⅲ类颌间牵引治疗唇腭裂术后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Ⅲ类错牙合畸形
Ⅲ类颌间牵引
扩弓
前方牵引
唇腭裂
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唇腭裂术后反(牙合)对患者咬合功能的影响
前方牵引
替牙期唇腭裂术后反(牙合)
咬合功能
成人双侧唇腭裂前牙反牙合的非手术治疗
小型下颌双侧后退位牙合板
唇腭裂
前牙反牙合
后退下颌骨
固定反式TB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Ⅲ类颌间牵引治疗无生长潜力唇腭裂术后患者前牙反(牙合)的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口腔医学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唇腭裂 反(牙合) Ⅲ类牵引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4-316
页数 分类号 R782.2
字数 246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建国 34 198 8.0 11.0
2 张锡忠 31 89 6.0 7.0
3 魏志强 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7 2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唇腭裂
反(牙合)
Ⅲ类牵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口腔医学研究
月刊
1671-7651
42-1682/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珞瑜路237号
38-11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8
总下载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