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高热剂的红外辐射特性,设计并制备了6种不同组分的高热剂,并对其红外辐射亮度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发现在4.15~5 μm波段内Al+Fe3O4和Mg+CuO的最大红外辐射亮度分别达到了66934和43718 W·m-2·sr-1;在2.5~3.1 μm波段内Al+Fe3O4和Al+ CuO分别达到了15097和13365W·m-2·sr-1;高热剂都在8~14 μm波段内也具有较好的红外辐射,其中Mg+Fe3O4和Al+CuO的最大红外辐射亮度值分别达到了691.5和611.8 W·m-2·sr-1.结果表明高热剂是高效的红外诱饵添加成分.
推荐文章
高热剂含量对烟火药水下燃烧声辐射特性的影响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高热剂
烟火药
水下燃烧
飞机目标红外辐射特性研究现状概述
红外辐射特性
飞机目标
辐射源
地面雷达目标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红外辐射
地面雷达
温度
大气传输
仿真
无人机红外辐射特性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无人机
红外辐射特性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热剂的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红外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热剂 红外辐射壳度 红外诱饵
年,卷(期) 2011,(11)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与器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0-673
页数 分类号 TJ53
字数 20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11.1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功配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111 936 17.0 22.0
2 朱晨光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52 270 9.0 13.0
3 陈厚和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54 262 8.0 13.0
4 刘国生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10 43 4.0 6.0
5 吕惠平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7 26 3.0 5.0
6 陈昕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25 141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热剂
红外辐射壳度
红外诱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红外技术
月刊
1001-8891
53-1053/TN
大16开
昆明市教场东路31号《红外技术》编辑部
64-2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085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