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腓骨横向搬移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4年4月至2009年10月收治4例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14~62岁,平均27岁.胫骨缺损长度为13~25 cm.采用环形外同定支架固定,腓骨远、近端分别截骨后用2根橄榄针穿过腓骨固定于牵引器上,术后逐渐牵拉腓骨至胫骨骨缺损区,并于断端取髂骨植骨.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60个月(平均34.6个月)随访.4例患者应用腓骨横向搬移修复胫骨大段骨缺损均获成功,治疗时间(安装外固定支架至拆除外固定支架时间)为12~26个月,平均19个月.全部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复发,牵引过程中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有针道感染,均为表浅软组织感染,无需特殊处理,拔除牵引针后愈合.随着负重行走等功能锻炼,腓骨逐渐增粗,未发生再骨折.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均能完全负重行走.结论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进行腓骨横向搬移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推荐文章
腓骨移植并一期抽出式延长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伴肢体短缩
胫骨
大段骨缺损
肢短畸形
腓骨移植
肢体延长
胫骨横向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糖尿病足
下肢血管重建术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
介入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腓骨横向搬移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
来源期刊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胫骨 手术后并发症 外固定器 骨缺损 腓骨搬移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外固定支架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3-516
页数 分类号 R683
字数 30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7600.2011.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佩福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236 1854 19.0 32.0
2 陈华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137 1302 18.0 30.0
3 陶笙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58 539 13.0 20.0
4 张群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53 496 14.0 19.0
5 梁雨田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61 665 15.0 23.0
6 张巍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37 162 8.0 11.0
7 张卓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6 1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8)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胫骨
手术后并发症
外固定器
骨缺损
腓骨搬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月刊
1671-7600
11-5530/R
大16开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院内
46-248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30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592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