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岩石学矿物学特征、接触关系、围岩构造、形成时代等的详细研究,按构造-岩浆演化期次的划分原则,将新疆阿拉山口西侧侵入岩解体重新归纳为石炭纪混源序列,划分成8个侵入序次,各个侵入序次间为脉动接触关系.克孜勒扎依劳大岩基是在北西向走滑断裂之间形成的拉分应力场中被动就位的,从形态和结构特征及围岩的变形和变质特征来看,克孜勒扎依劳大岩基是以气球膨胀的方式就位的.
推荐文章
西天山克孜勒扎依劳岩基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石炭纪混源序列
主元素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克孜勒扎依劳岩基
新疆
克热斯克孜勒地区H—58号异常特征及找矿远景浅析
斑岩铜矿
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
H-58号异常
新疆哈密市东盐池一带岩体的生成环境、就位机制、 形成时代探讨
东盐池一带
岩浆演化
侵入活动
与矿产
岩体时代
新疆西南天山赞比勒区富碱侵入岩及其成矿特征
新疆
西南天山
赞比勒区
富碱侵入岩
成矿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阿拉山口西侧侵入岩的解体及克孜勒扎依劳大岩基就位机制分析
来源期刊 地质与资源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侵入岩 石炭纪混源序列 克孜勒扎依劳大岩基 阿拉山口大断裂 解体 就位机制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问题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54
页数 分类号 P588.12
字数 48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947.2011.02.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志军 10 17 2.0 4.0
2 于海峰 13 70 5.0 8.0
3 梁有为 20 70 5.0 8.0
4 潘明臣 16 59 4.0 7.0
5 鲁红峰 22 29 3.0 4.0
6 潘玉启 4 22 3.0 4.0
7 王福君 10 90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侵入岩
石炭纪混源序列
克孜勒扎依劳大岩基
阿拉山口大断裂
解体
就位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与资源
双月刊
1671-1947
21-1458/P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80号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9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2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