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获得能同时分解丁草胺和苄嘧磺隆的菌株,从连续施用丁·苄3年以上的水稻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5株能以丁草胺和苄嘧磺隆为唯一碳源的菌株,进一步复筛获得了两株菌Dx9、Dx12.通过ITS序列分析确定Dx9与青霉属的Penicillium expansum Y2-08( GU134896),Dx12与曲霉属的Aspergillus fumigatus( FM999061)均有99%同源性.在底物浓度为100 mg/L(20%丁·苄500 mg/L),pH 7.0,培养温度为35℃,摇床转速为180 r/min的条件下,接种1.0 mL( 107 cfu/mL)培养72 h,Dx9对丁草胺和苄嘧磺隆的降解率分别为87.3%和95.6%,Dx12对丁草胺和苄嘧磺隆的降解率分别为92.1%和88.5%.由此可见,该两菌株对除草剂丁·苄污染的土壤具有较好地生物修复作用.
推荐文章
春谷除草剂筛选及防效研究
除草剂
筛选
春谷
防效
除草剂咪唑烟酸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的研究
咪唑烟酸
筛选方法
降解菌
混合菌
除草剂丁草胺的分析测定及其微生物降解产物研究
丁草胺
高效液相色谱
微生物
降解产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株分解除草剂丁·苄的双效菌株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双效分解菌 丁草胺 苄嘧磺隆 降解特性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技术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2-1218
页数 分类号 X172
字数 52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286.2011.06.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霍光华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51 423 11.0 18.0
2 刘军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效分解菌
丁草胺
苄嘧磺隆
降解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286
36-1028/S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志敏大道1101号
44-10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22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