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内经>针刺补泻操作内容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内经>中较为系统地描述针刺补泻操作的内容集中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官能><灵枢·终始><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素问·调经论篇>中,在这些篇章中均为补法、泻法成对出现.将上述篇章中针刺补泻操作解析为呼吸、留针时间、出针速度、针孔开阖、提插5个要素,统计各要素的出现频度,并分析其立意.结果 <内经>泻法操作要素以开针孔为主,同时配合吸气进针、呼气出针及慢出针,同时在针与邪气相遇时提针,以引邪外出,其立意是为邪气开辟门户,并引邪外出;补法操作要素主要为闭合针孔、久留针、呼气进针、吸气出针及快出针,是以毫针为主的轻刺法,其立意主要是使局部的经气不得散失,远处的经气到来充实.结论 <内经>针刺补泻操作,与金元以来针灸医籍中记载的大量复杂补泻手法相比,术式简单,立意清晰,有着较强的可操作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掘.
推荐文章
《内经》针刺补泻探讨
黄帝内经
针刺补泻
针灸理论
《内经》与《难经》针刺补泻理论之区别
《内经》
《难经》
针刺
补泻
区别
浅析《内经》之迎随补泻
内经
针刺
迎随补泻
论《黄帝内经》针刺补泻原则
黄帝内经
补泻原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经》针刺补泻操作要素解析
来源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内经 针刺 补泻 操作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8-301
页数 分类号 R221
字数 468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晨光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7 26 3.0 5.0
2 陶广正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8 72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经
针刺
补泻
操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157
11-3574/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41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69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