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灼口综合征(BMS)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以了解BM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灼口综合征(BMS)组选择初诊患者22例,其中女性19例,男性3例.对照组为20例年龄、性别相似的健康人.在晨9:00平和状态下抽空腹静脉血2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BMS组血清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MS患者血清IL-6水平下降,可能导致其神经的防御、修复功能降低,有可能为BMS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推荐文章
肾病综合征患者TNF-α与IL-6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肾病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IL-6、TNF-α与hs-CRP水平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6
肿瘤死因子-a
C反应蛋白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儿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灼口综合征患者血清IL-6、TNF-α的水平及意义
来源期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灼口综合征 IL-6 TNF-α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2
页数 分类号 R781.5
字数 18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611.2011.0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焦艳军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口腔科 62 226 8.0 12.0
2 武云霞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口腔科 75 271 9.0 12.0
3 管翠强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口腔科 19 75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灼口综合征
IL-6
TNF-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7-6611
14-1216/R
大16开
太原市新建南路56号
22-1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0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