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2009-2010 年,对黑河流域河岸植被分季节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实地测定各样点环境因子数据,采用PC-ORD 和Canoco软件对数据进行分类排序与环境因子的指示种分析:(1)黑河河岸带植被分为4 个植被型和6 个群系,位于黑河上游的高山苔草+矮嵩草群系植被种类和数量最为丰富,草本层盖度最大,也是唯一没有乔木分布的群系;金露梅+沙棘+膜荚黄芪+针茅群系是灌木层密度和盖度最大的群系,草本植物种类相对较丰富;位于湿地的沙枣+水柏枝+芦苇+香蒲群系,土壤养分含量最高;(2)影响黑河河岸带植被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海拔、降水、温度、土壤有机质、含水率以及全氮含量,其中,海拔、降水和温度为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土壤影响因子中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全氮,而全磷和速效氮没有显著影响;(3)在黑河河岸带共有20 种植物是环境因子指示种,柽柳和苦豆子是温度、降水指示种,胡杨对海拔和降水有很强的指示作用,草本植物中没有土壤含水率和海拔指示种,而在乔灌木中没有土壤有机质指示种,这为气候、土壤条件的变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植物邻体间的正相互作用
植物群落
邻体
正相互作用
胁迫梯度
群落构建
全球变暖
进化
生态恢复
植被根系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根系
生态环境
相互作用
植被演替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土壤环境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黄土高原
植被恢复
土壤环境
相互作用
根系间的相互作用--竞争与互利
根系
相互作用
竞争
互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河河岸植被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黑河流域 聚类分析 CCA排序 指示种分析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1-2429
页数 分类号 Q94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莎莎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83 2.0 2.0
2 孙国钧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7 740 14.0 27.0
3 刘慧明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104 4.0 6.0
4 龚雪平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83 2.0 2.0
5 郝媛媛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174 6.0 9.0
6 张立勋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5 231 8.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8)
共引文献  (253)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310)
二级引证文献  (275)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2(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4(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2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5(4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6(4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7(5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18(4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9(5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5)
2020(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河流域
聚类分析
CCA排序
指示种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