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X'Pert PRO X-射线衍射分析仪、分光光度仪等手段,系统评价了石英在60℃条件下,与5%HC1、5%HCl+0.5%HF、5%HCl+1.0%HF、0.5%HF、1.0%HF、8%HBF4和5%HCl+7%HBF4七种常见酸体系反应的化学行为,重点分析了酸液中可溶硅离子浓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石英与HF酸、土酸反应快速强烈,前2h硅离子浓度波动大,是硅质沉淀形成的主要时期;与氟硼酸体系反应慢,达最大反应强度长于12 h.酸蚀后矿物结构无明显变化,可溶硅离子浓度与长石矿物、粘土矿物上述酸化体系中平均浓度相近.通过快速返排残酸,使用低浓度的HF酸进行酸化,采用过量的后置酸液以及在酸化液中加入相应的阻垢剂可预防砂岩酸化时硅质沉淀的产生.
推荐文章
酸化体系中石英的稳定性实验研究
石英
土酸
氟硼酸
反应
离子浓度
硅质沉淀
酸化体系中长石的稳定性研究
酸处理液
长石
稳定性
机理
研究
大庆致密油井页岩井壁稳定性实验研究
硬脆性泥页岩
井壁稳定性
破坏包络线
压力传递实验
厚壁圆筒实验
W/O乳化酸体系稳定性实验研究
W/O乳化酸
稳定性
界面粘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酸化体系中石英的稳定性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石英 土酸 氟硼酸 反应 离子浓度 硅质沉淀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田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0-474
页数 分类号 TE357.2
字数 43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426.2011.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晓旭 13 233 7.0 13.0
2 黄小琼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地质研究院 6 29 3.0 5.0
3 刘义刚 50 216 9.0 12.0
4 崔刚 6 36 3.0 6.0
5 陈华兴 中海石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钻采工程研究院 18 41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英
土酸
氟硼酸
反应
离子浓度
硅质沉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双月刊
1007-3426
51-1210/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华阳天研路218号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28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