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当前工程设计都是将边坡失稳破坏看成整体的剪切破坏即M-C剪切破坏,基本不考虑岩土体本身抗拉强度.而岩质边坡真实的破坏应该是张拉-剪切复合破坏,不应是传统不考虑抗拉强度的单一剪切破坏模式.利用FLAC3D软件,基于张拉-剪切复合破坏准则对岩体和结构面强度参数同时进行强度折减,与只考虑抗剪强度的情况进行比较来研究抗拉强度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抗拉强度条件的边坡稳定系数大多比没考虑抗拉强度的稳定系数大,而后者的稳定性对结构面倾角的敏感性更高.复合破坏准则下,边坡破坏过程都是先从坡脚出现剪切滑移带并向上发展,此后坡顶某深度范围内出现张拉塑性区,两者贯通时整个边坡将处于失稳破坏临界状态.
推荐文章
连通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节理岩体
结构面优势产状
滑动面
蒙特卡罗法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极限平衡法
基于优势结构面理论的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优势结构面理论
稳定分析
赤平投影图
Slide软件
考虑层间错动的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稳定系数
极限分析
上限解
层间错动
含陡倾软弱破碎带节理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节理岩质边坡
陡倾软弱破碎带
离散元法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考虑抗拉强度的含外倾结构面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来源期刊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岩质边坡 张拉-剪切 破坏准则 塑性区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建筑与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2
页数 分类号 TU443
字数 35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843.2011.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玉树 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建筑工程系 72 570 13.0 21.0
2 赖杰 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建筑工程系 7 85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132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7)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质边坡
张拉-剪切
破坏准则
塑性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2-7843
50-1128/E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后勤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1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76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