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核动力工程       
摘要:
以配制好的混合碱(NaOH和NaNO3)为UMo/Al弥散型燃料元件样品铝包壳和铝基体的溶解液,将不合格的UMo弥散型燃料元件的包壳和弥散基去除,并计算铀损失率;采用金相显微镜分析UMo合金粉末的粒度分布,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其相结构与成分.初步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aOH浓度增大,铀损失率增大;随着NaNO3浓度的增大,铀损失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NaNO3浓度对铀的损失率影响不大,铀的回收率高于99.3%;铝溶解后的UMo合金粉末粒度较小,部分铀已经被氧化成了UO2,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回收得到的UMo合金粉末能否重新用于燃料元件的生产.
推荐文章
U3Si2-Al弥散型燃料板制备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U3Si2-Al燃料板
芯体
包壳
热处理法
力学特性
废Al2O3催化剂中铂族金属回收工艺研究现状
铂族金属
汽车尾气催化剂
废Pd/Al2O3催化剂
回收工艺
研究堆燃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研究堆
燃料元件
U3 Si2
UMo合金
U3Si2-Al弥散型燃料的辐照肿胀研究
亚晶化
界面反应
蠕变
肿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UMo/Al弥散型燃料元件溶解回收工艺研究
来源期刊 核动力工程 学科
关键词 UMo/Al弥散型燃料 混合碱 铀回收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核燃料与反应堆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8
页数 分类号 TL24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常桂 21 85 5.0 9.0
2 刘锦洪 21 18 2.0 3.0
3 任萌 10 13 2.0 3.0
4 李佳 1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UMo/Al弥散型燃料
混合碱
铀回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动力工程
双月刊
0258-0926
51-1158/TL
大16开
198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2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3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