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感应熔炼制备得到了P型Bi0.5 Sb1.5Te3+x%(质量)Te(x=0、2、4和6)合金.将合金均匀分成R和S两组,R组不作处理,S组通过急冷甩带过程获得厚度约为5~15 μm的薄带,然后将两组样品分别粉碎过筛后,热压烧结成块体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薄带和烧结块体的形貌结构,在室温下测量其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额外Te含量的增加,R和S两组材料的功率因子均随着额外Te含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高的变化趋势,且对应于额外Te含量为2%(质量)时均具有最高功率因子,分别为2.78和3.14×10-3 W/mK2;相比于R组,经过急冷甩带过程的S组材料的功率因子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推荐文章
制备条件对Bi2Te3和Bi0.5Sb1.5Te3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
Bi2Te3
Bi0.5 Sb1.5Te3
热压
热电性能
机械球磨-热压法制备Bio.5Sb1.5Te3热电材料
热电材料
铋化碲化合物
机械球磨
热压
Te和 Y共掺杂提高n-Mg3.2Sb1.5Bi0.5 热电性能的研究
Mg3Sb2
载流子浓度
Te元素
n型半导体
热电性能
K、Al共掺杂Bi0.5Sb1.5Te3热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共掺杂
显微结构
热压
热电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冷甩带过程和过量Te对p型Bi0.5Sb1.5Te3化合物热电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金属功能材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感应熔炼 急冷甩带 电性能 功率因子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9
页数 分类号 TO61
字数 336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忠 18 90 6.0 8.0
2 丁正 2 1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感应熔炼
急冷甩带
电性能
功率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属功能材料
双月刊
1005-8192
11-3521/TG
大16开
北京海淀学院南路76号
18-244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4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33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