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楔状缺损是发生在牙颈部硬组织的缺损,中老年人多发,是一种常见的牙体硬组织疾病,以上下前磨牙较多见.关于其病因及机制,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横刷牙时机械磨损、酸性物质侵蚀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牙颈部解剖机构的相对薄弱是其形成的有利条件.张清等[1]的研究结果提示楔状缺损的发生与牙齿所受的过大侧向(牙合)力有关.本组选择324颗前磨牙楔状缺损病例分两组分别用玻璃离子粘固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充填修复,并且在每组中设对照组进行调(牙合)治疗,从临床角度观察调牙对楔状缺损充填效果的影响.
推荐文章
调(牙合)对楔状缺损治疗效果影响的评价
楔状缺损
(牙合)力
调(牙合)
夹层技术充填楔状缺损的临床观察
夹层技术
固位
玻璃离子水门汀
光固化复合树脂
楔状缺损
86例楔状缺损的辅助调(牙合)治疗
楔状缺损
(牙合)干扰
调(牙合)
充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调(牙合)对152颗楔状缺损患牙充填效果影响的观察
来源期刊 云南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楔状缺损 充填 调(牙合) 固位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35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8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胤 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4 4 1.0 2.0
2 艾丽娟 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7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楔状缺损
充填
调(牙合)
固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南医药
双月刊
1006-4141
53-1056/R
大16开
昆明市人民西路205号
64-21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9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73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