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及洞庭湖出口水沙输移的变化,不仅关系到洞庭湖区防洪、航运及水资源利用等,而且影响到长江与洞庭湖关系的变化趋势.利用三峡工程蓄水前后的最新实测资料分析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及洞庭湖出流水沙变化规律,得到以下成果与结论:三峡工程蓄水以来荆江三口分流分沙比无明显变化趋势,但荆江三口分沙量大幅度地减少,其中三口五站断流天数也无明显变化,除弥陀寺、康家港断流时长江干流临界流量略有减少外,其它三站干流临界流量均变化不大.三峡工程蓄水后七里山年均输沙量减少幅度不大,但洞庭湖排沙比显著增大,甚至部分年份洞庭湖排沙比超过100%.此成果对于深入研究江湖关系调整规律和预测长江与洞庭湖的变化趋势均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变化研究
荆江三口
分流分沙
水沙输移
一维河网数学模型
近60年长江荆江三口水沙变化过程及对洞庭湖的影响
荆江三口
水沙
人类活动
影响因素
洞庭湖
荆江-洞庭湖水沙变化影响分析
水沙输移
河网模型
防洪
荆江与洞庭湖区近50年水沙变化的研究
荆江
洞庭湖
水沙变化
泥沙淤积
水位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及洞庭湖出口水沙输移的变化规律
来源期刊 长江科学院院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三峡工程 荆江三口 分流分沙 洞庭湖 排沙比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长江防洪模型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6
页数 分类号 TV147
字数 66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485.2011.08.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仕明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江湖治理与防洪重点试验室 68 551 14.0 19.0
2 郭小虎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江湖治理与防洪重点试验室 18 186 7.0 13.0
3 晏黎明 1 1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20)
二级引证文献  (116)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9(3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20(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峡工程
荆江三口
分流分沙
洞庭湖
排沙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科学院院报
月刊
1001-5485
42-1171/TV
大16开
武汉市汉口赵家条九万方
38-14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50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