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颈源性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5例颈源性眩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内关、风池、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内服中药黄芪、川芎、葛根、当归、石决明(先下)、山萸肉、党参、钩藤(后下)等,行活血化瘀、散风渗湿等治疗.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口服,每晚1次,同时给予静脉滴注活血药物(如丹参、血塞通)治疗.2组均10d为1个疗程.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口服中药治疗颈源性眩晕症可迅速缓解眩晕及其伴随症状,具有见效快、疗效高、不良反应小、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推荐文章
养心氏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颈性眩晕
养心氏
针灸
氟桂利嗪胶囊
针刺联合中医辨证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颈性眩晕
针刺
中医辨证治疗
症状与功能评估积分
银丹心脑通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颈性眩晕
银丹心脑通胶囊
针刺疗法
针刺颈五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颈性眩晕
颈五针
针刺
临床观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颈源性眩晕症
来源期刊 实用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针刺 中药 颈椎性眩晕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内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8
页数 分类号 R255.3
字数 25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8194.2011.09.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常安民 工程兵指控学院门诊部 1 1 1.0 1.0
2 程富奇 工程兵指控学院门诊部 2 1 1.0 1.0
3 杜平 工程兵指控学院门诊部 1 1 1.0 1.0
4 李爱军 工程兵指控学院门诊部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针刺
中药
颈椎性眩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临床医学
月刊
1009-8194
36-1242/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461号
44-11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3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16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