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明不同强度砂浆界面过渡区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以再生骨料表面不同的砂浆强度以及附着率作为变量,配置了不同强度等级的再生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进行了对比性强度试验以及碳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强度原生混凝土经破碎后作为再生骨料配制低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即再生混凝土内部旧砂浆界面过渡区强度比再生混凝土内部新砂浆界面过渡区强度高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与普通混凝土强度几乎相同,再生骨料表面砂浆的强度以及附着率对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不大,但碳化深度有所增大.当使用低强度原生混凝土经破碎后作为再生骨料配制高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也就是再生混凝土内部再生骨料与旧砂浆界面过渡区强度比新砂浆界面过渡区强度低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相差较大,再生骨料表面砂浆的强度以及附着率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
推荐文章
基于细观尺度的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综述
再生混凝土
细观尺度
宏观性能
骨料
砂浆
界面过渡区
砂浆附着率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再生骨料
砂浆附着率
再生混凝土
再生骨料构成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再生骨料构成
力学性能
冻融循环
废瓷砖再生骨料对砂浆及砼性能的影响
废瓷砖
再生骨料
骨料-水泥石界面
界面粘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强度砂浆界面过渡区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硅酸盐通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砂浆强度 界面过渡区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549
页数 分类号 TU528
字数 284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振双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材料研究所 25 320 10.0 17.0
2 崔正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56 644 13.0 23.0
3 路沙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3 181 6.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114)
二级引证文献  (11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1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2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8(3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9(2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再生骨料混凝土
砂浆强度
界面过渡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硅酸盐通报
月刊
1001-1625
11-5440/T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733信箱
80-77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9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81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