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摘要:
目的 探讨扭动模式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吸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在眼科住院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25例125只眼,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扭动模式组和传统模式组2组.记录术中所使用的超声时间、累积释放能量,并于术后1天、7天及30天进行随访,比较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观察术后角膜水肿程度等指标.结果 1.平均累积释放能量:扭动模式乳化Ⅱ级、Ⅲ级、Ⅳ级核的平均累积释放能量分别为(4.12±1.92)%,(8.39±2.85)%,(15.91±7.36)%,传统模式组分别为(5.36±1.85)%,(9.80±3.40)%,(18.97±8.2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平均超声时间:扭动模式组乳化吸除Ⅱ级、Ⅲ级、Ⅳ级核分别为(15.69±5.13)s,(27.98±10.12)s,(49.11±18.98)s,传统模式组分别为(20.36±5.32)s,(33.12±9.88)s,(58.56±15.36)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角膜水肿:术后1天及7天时,扭动模式组较常规模式组角膜水肿轻(P<0.05),术后1个月2组患者均无角膜水肿.4.视力:术后1天及术后7天最佳矫正视力≥0.5的患者扭动模式组多于传统模式组(P<0.05),而术后1个月后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扭动模式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较传统模式对角膜内皮组织损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好,短期内即可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是一种高效安全的超声乳化模式.
推荐文章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的护理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
白内障
护理
扭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疗效观察
扭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硬核白内障
疗效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短眼轴性白内障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
短眼轴性白内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扭动模式和传统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技术 扭动模式 传统模式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6-269
页数 分类号 R779.6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春玲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眼科 5 19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内障
超声乳化技术
扭动模式
传统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月刊
1002-4379
11-2849/R
大16开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3号
1991-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339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68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