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地球陆地浅层地下水的形成过程是大气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的过程.主要依赖山区河流出山口径流维系生存和发展的中国干旱区,浅层地下水的形成过程完全不同于我国东部湿润区和青藏高寒区.研究表明:中国干旱区山地地下水以降水(雪冰融水)入渗补给为主,且最终转变为地表水补给河流,并参与平原盆地浅层地下水的形成过程;而盆地平原浅层地下水以出山口后的地表径流大量入渗为主.地下水和地表水都源于山区.受地质地貌条件的影响,在干旱区盆地平原地下水与地表水表现出多次相互转换的过程,为地下水的利用提供了便利,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推荐文章
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可持续性研究评述
地下水可持续性
生态安全
粮食安全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干旱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及其对地下水补给研究进展
干旱区
包气带
土壤水分运移
地下水补给
裂隙岩体地下水溶质运移的尺度问题
裂隙介质
地下水
溶质运移
尺度效应
分形
干旱区库坝工程对地下水的影响
干旱区
库坝工程
地下水
数值模拟
概念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干旱区浅层地下水的形成、分布与运移
来源期刊 干旱区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下水 地表水 分布规律 盆地平原 山区 干旱区 中国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水土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3
页数 分类号 P64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凡江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5 721 12.0 2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9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81)
二级引证文献  (8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下水
地表水
分布规律
盆地平原
山区
干旱区
中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区研究
双月刊
1001-4675
65-1095/X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58-3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70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