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9年对四平地区不同栽培模式下玉米大斑病自然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表明,Logistic模型能够反映大斑病流行时间动态情况.免耕模式有利于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而在宽窄行模式下该病发生较轻.不同栽培模式下玉米大斑病的指数增长期不同,在免耕模式下的病情指数最高,依次为免耕、平播、常规、宽窄行栽培模式,该时期也是最佳药剂防治时间.玉米大斑病流行过程中的病情严重程度依次为免耕>平播>常规>宽窄行.
推荐文章
玉米大斑病发生与防治关键技术探讨
玉米大斑病
发生
防治
技术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大斑病
发生
防治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
玉米大斑病
玉米条斑病
玉米煤纹病
玉米枯叶病
玉米叶斑病
防治
三空栽培模式对玉米大斑病流行的影响
玉米
大斑病菌
栽培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大斑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
来源期刊 玉米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 栽培模式 病害流行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肥料·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135
页数 分类号 S435.131
字数 221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如军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28 788 13.0 16.0
2 傅俊范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34 2121 21.0 31.0
3 于舒怡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3 106 7.0 9.0
4 刘博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5 168 7.0 12.0
5 康晓军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5 46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67)
二级引证文献  (33)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大斑病
栽培模式
病害流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玉米科学
双月刊
1005-0906
22-1201/S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彩宇大街1363号
12-137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92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