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对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理论深入研究及多次实验后,采用Flash 8.0、XML和3ds Max技术,运用模块化设计思想构建了具有高仿真度的多场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虚拟实验室.该软件利用XML作为swf文件之间的数据通信接口,构建了便于扩充的开放式样品预处理室、分析室,并利用ActionScript 2.0语言编程建立了具有强数据处理能力的虚拟工作站,使用LocalConnection类实现了多独立场景之间的外部通信.构建的软件能完成样品的预处理、样品分析及动态绘制标准曲线等过程,得出待测样品浓度,很好地模拟了整个分析过程.
推荐文章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镧对锰的增敏作用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镧盐
增敏作用
电热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进样技术的进展(上)
聚焦微波消解
激光烧蚀
乳化液
微渗析
固体进样
悬浮液
冷蒸气发生
氢化物发生
挥发物发生
流动注射
电热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进样技术的进展(下)
聚焦微波消解
激光烧蚀
乳化液
微渗析
固体进样
悬浮液
冷蒸气发生
氢化物发生
挥发物发生
流动注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开放式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虚拟实验室的构建
来源期刊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虚拟实验室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标准曲线法 Flash 8.0技术 数据通信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1-346
页数 分类号 TP391.9
字数 649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志广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系 39 472 11.0 20.0
2 张永策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系 32 245 8.0 14.0
3 康译友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系 2 14 2.0 2.0
4 方丽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系 2 14 2.0 2.0
5 马薇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系 2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虚拟实验室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标准曲线法
Flash 8.0技术
数据通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月刊
1000-7024
11-1775/TP
大16开
北京142信箱37分箱
82-42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818
总下载数(次)
45
总被引数(次)
16167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