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现代食品科技       
摘要:
分别采用静置、底部供氧、间歇式供氧、改进供氧系统等4种培养方式,用10 L发酵罐培养木醋杆菌菌株HN001,研究供氧方式对木醋杆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发酵罐培养木醋杆菌,生物量的变化并未随溶氧量增大而增大.不同供氧方式发酵液中的溶氧量不同,底部供氧方式溶氧量最大,但这种培养方式形成了较大的搅拌和剪切力,生产菌株容易产生负突变,木醋杆菌生物量最小;改进供氧系统培养方式通过发酵罐底部盘旋至顶部的硅胶管供氧,对培养液的搅拌和剪切力较小,培养7 d后,木醋杆菌生物量可达14.80× 104 cfu/mL.比生产中常用的静置培养方式增加了近10倍,同时也优于底部供氧、间歇式供氧培养方式.
推荐文章
不同供氮水平对蒙古栎幼苗生物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蒙古栎
供N水平
生物量
光合特性
单木生物量模型估计区域尺度生物量的不确定性
杉木生物量
Monte Carlo模拟法
模型不确定性度量
模型参数变异性
模型残差变异性
添加木醋液对沙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木醋液
沙地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
土壤酶活性
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土壤碳、氮、磷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
洞庭湖区
土地利用方式
耕作制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供氧方式对木醋杆菌培养中生物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现代食品科技 学科
关键词 木醋杆菌 生物量 发酵罐 供氧 培养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3-876
页数 分类号 S6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078.2011.08.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锡彬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35 257 8.0 14.0
2 向东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20 130 5.0 11.0
3 钟春燕 10 38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9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5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木醋杆菌
生物量
发酵罐
供氧
培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食品科技
月刊
1673-9078
44-1620/TS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5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87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