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临床高渗性药物输液途径的现况调查,分析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选择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科和神经内科接受输注高渗性药物的住院患者6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临床高渗性药物的输液途径现状和护士对高渗性药物的认知情况.结果 600例患者中,使用中心静脉途径的占32.5%,使用外周静脉途径的占67.5%;外周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1%,中心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士对高渗性药物的认知处于中等水平.结论 高渗性药物经中心静脉输液可显著减少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重复静脉穿刺的次数,最大限度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和舒适,同时,需重视输液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认知状态,有利于临床输液的质量与安全.
推荐文章
品管圈活动降低高渗性药物输液外渗与静脉炎的作用
高渗性药物
输液外渗
静脉炎
品管圈活动
急性药物性肺损伤临床分析:附典型病例
急性药物性肺损伤
抗菌药
免疫抑制剂
临床输液反应原因分析与预防
滴注,药物
变态反应
预防医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渗性药物临床输液途径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期刊 上海护理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渗性药物 静脉输液 输液途径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
页数 分类号 R47
字数 43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8399.2011.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燕萍 17 360 8.0 17.0
2 马俊 53 446 13.0 18.0
3 张彩华 36 331 13.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27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94)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渗性药物
静脉输液
输液途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护理
月刊
1009-8399
31-1846/R
大16开
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358号弄1号606室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4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64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