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建立模拟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的小试模型,并灌以造纸废水,分析模拟装置中水样、土样和植物样中氮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造纸废水的氮去除效果显著,且芦苇在不同生长期对同一浓度废水中N的去除效果为: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展叶期>发芽期.NH4+-N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NO3--N有淋洗的作用,在土壤底层积累;TN随深度增加有所减少.芦苇不同器官的含氮量为:叶片>茎秆>根须>根茎.
推荐文章
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净化造纸废水的研究
芦苇湿地
造纸污水
资源化利用
黄河三角洲人工恢复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
生态系统健康指数
芦苇湿地对造纸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机理
造纸废水
芦苇湿地
有机污染物
GC-MS分析
降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去除造纸废水中N的研究
来源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芦苇 湿地生态系统 造纸废水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5-348
页数 分类号 X703
字数 31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700.2011.03.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芦晓峰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30 193 8.0 12.0
2 王铁良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222 2411 27.0 37.0
3 苏芳莉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101 929 18.0 26.0
4 王娟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21 97 6.0 8.0
5 刁一峰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2 2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56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芦苇
湿地生态系统
造纸废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700
21-1134/S
大16开
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7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87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