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抗生素杂志       
摘要:
以角毛壳菌(Chaetomium cupreum)CH21的萌发孢子作为诱变材料,采用微波辐照和紫外线照射进行诱变处理,用辣椒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作为测试菌株,结合PDA双层平板法初筛和管碟法复筛,选育高产抗生素的突变株.结果表明:最佳微波诱变条件为500W、2450MHz、15s,紫外诱变条件为15W、30cm、300s.对出发菌株CH21进行一轮微波诱变和一轮紫外诱变,筛选得到5株高产菌株,其中CH21-2-20抑菌圈直径最大,为20.20mm,较抑菌圈直径为12.50mm的出发菌株增大了62%.连续传代5次,CH21-2-20抑菌圈直径稳定在19.40~20.38mm.
推荐文章
抗生素高产炭样小单孢菌的热诱变育种
炭样小单孢菌
热诱变
抗性筛选
诱变在产抗生素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诱变
抗生素
微生物育种
研究进展
高产抗生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albogriseus的选育
Streptomyces albogriseus
抗生素
诱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产抗生素角毛壳菌CH21的诱变育种
来源期刊 中国抗生素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角毛壳菌 抗生素 微波诱变 紫外诱变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遗传育种与生物合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5-898,911
页数 分类号 R97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俊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130 1155 16.0 27.0
5 杨杰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132 1562 16.0 36.0
6 谭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37 447 13.0 20.0
7 周金燕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9 177 8.0 12.0
8 钟娟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1 164 8.0 12.0
9 舒丹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角毛壳菌
抗生素
微波诱变
紫外诱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抗生素杂志
月刊
1001-8689
51-1126/R
大16开
197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5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27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