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及基因分型的意义.方法 采集2153例宫颈中心就诊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杂交捕获技术对HPV DNA进行检测.采用凯普导流杂交HPV分型技术检测34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HPV亚型.结果 ①2153例受检者中701例HPV DNA检测阳性.阳性率达32.6%;其中以宫颈癌患者感染率最高,达93.9%,其次为宫颈上皮内瘤变,达54.6%.②高危型HPV感染好发于30岁以上,40~59岁是高危型HPV最高发的年龄阶段.③随着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高危型HPV DNA病毒载量有上升趋势.④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高危型HPV主要的感染类型为16、52和58亚型.低危型主要为11、6和42亚型.⑤CIN I主要感染亚型为16、52和33亚型,CINⅡ主要亚型为16、58和18亚型.CINⅢ主要亚型为16、52和58亚型.⑥高危型HPV感染者多重感染率为23.O%,其中双重感染18.9%.三重及以上感染4.1%.CIN I、CINlI和CIN III多重感染发生率未发现明显增高趋势.结论 高危型HPV DNA检测用于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极有价值.HPVl6仍然是最应关注的高危亚型.
推荐文章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细胞学检查
宫颈病变
筛查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导致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研究观察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癌
临床病理研究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E6/E7 mRNA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研究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E6/E7
mRNA检测
宫颈病变
诊断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宫颈病变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子检测及分型的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DNA病毒 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 基因分型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变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8-44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11.74
字数 278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红 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实验室常州市重点医学实验室 33 129 5.0 10.0
2 虞斌 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实验室常州市重点医学实验室 34 221 8.0 12.0
3 许培箴 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实验室常州市重点医学实验室 28 124 6.0 9.0
4 王秋伟 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实验室常州市重点医学实验室 30 148 7.0 10.0
5 朱自强 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实验室常州市重点医学实验室 3 3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2)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乳头状瘤病毒
DNA病毒
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
基因分型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5-8982
43-1225/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43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9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922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