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剖面测制、室内薄片鉴定和粒度分析等,对西大岗露头区核桃园组的沉积相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该套地层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同时发现,核二段中亚段与上亚段的接触界面为沉积环境突变界面,该界面之下主要为三角洲沉积,界面之上突变为深湖一半深湖相沉积,具有明显的“跳相”现象.另外,通过X衍射及微量元素分析,发现上述接触界面富含沉积型黄铁矿.综合以上研究认为,核二段中亚段与上亚段的接触界面属裂离不整合性质,可能系北东向控盆断裂——曲洼断裂强烈的伸展作用所造成,由此造成了接触界面上下沉积环境的突变,裂离不整合面是这一沉积构造环境转变的物质表现.这一认识不仅对于陆相沉积盆地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南阳凹陷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南阳凹陷西大岗露头区核桃园组沉积特征研究
南阳凹陷
西大岗
核桃园组
沉积特征
南阳凹陷古近系核桃园组沉积微相研究
南阳凹陷
沉积微相
曲流河三角洲
冲积扇
南阳凹陷南部断超带沉积相分析及有利储集体预测
南阳凹陷
沉积相
地震属性
古地貌图
储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阳凹陷西大岗露头区核桃园组沉积相及其构造控制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核桃园组 沉积相 裂离不整合 西大岗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与测绘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9-546
页数 分类号 P534.61
字数 43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787.2011.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高社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8 140 7.0 9.0
2 林玉祥 山东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9 26 3.0 5.0
3 俎新许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7 22 3.0 4.0
4 徐光明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8 47 4.0 5.0
5 王亚伟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1 1.0 1.0
6 陈书平 河南焦作煤业集团公司职工教育培训中心 4 8 1.0 2.0
7 陈俊侠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8 3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桃园组
沉积相
裂离不整合
西大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9787
41-1384/N
16开
河南省焦作市世纪大道2001号
389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5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007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