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历来认为白鹿洞得名是因为其创始人李渤蓄养一白鹿,人称白鹿先生,而白鹿洞的地形四面环山,回合似洞,故名白鹿洞.在道教系统中,白鹿常与神仙相伴,多为神仙坐骑,而"洞"则指神仙真人居住之所,李渤是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曾撰<真系>一书,为道教上清系排列谱系,自拟为第十四代传人.所以,李渤取名"白鹿洞"完全是出于其个人的道教信仰.
推荐文章
《白鹿原》中的白鹿精神探究
封建礼教
白鹿精神
价值取向
白鹿原
电影《白鹿原》:诠释土地与人性的意义
《白鹿原》
国产电影
意义
人性
土地
诠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鹿洞"名义新探
来源期刊 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白鹿洞 李渤 道教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鄱阳湖·庐山文化(17)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8
页数 分类号 I206.2
字数 30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4580.2011.01.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鹿洞
李渤
道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季刊
1673-4580
36-1285/C
大16开
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5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