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透射光谱技术对黄芪精口服液中黄芪多糖(APS)和黄芪甲苷(AGS)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建立了黄芪精口服液中APS和AGS含量近红外数学校正模型.通过内部交叉验证,确定了模型的最佳变量数,得到了建立模型的最佳参数,并通过预测集对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黄芪多糖的相关系数达到0.9797,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153,预测集均方差(RMSEP)为0.178;AGS的相关系数达到0.9412、RMSECV为0.0365,RMSEP为0.0458.通过对模型进行t检验,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其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对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准确测定黄芪多糖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有望用于黄芪精口服液的在线检测.
推荐文章
薄层扫描法测定芪龙壮儿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芪龙壮儿口服液
黄芪甲苷
薄层扫描法
含量测定
香兰素荧光法测定黄芪口服液中的黄芪甲甙
香兰素
黄芪甲甙
荧光分光光度法
HPLC-ELSD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黄芪
黄芪甲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黄芪精口服液中黄芪多糖和黄芪甲苷的含量
来源期刊 分析科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黄芪精口服液 黄芪多糖 黄芪甲苷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5-198
页数 分类号 O657.33
字数 243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季冬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0 246 10.0 12.0
5 朱乾华 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31 71 5.0 6.0
6 刘冰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6 60 5.0 7.0
7 刘振尧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28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93)
二级引证文献  (3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近红外光谱
黄芪精口服液
黄芪多糖
黄芪甲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科学学报
双月刊
1006-6144
42-1338/O
16开
湖北省武汉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38-20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7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