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岷山北部大熊猫栖息地的总面积约5 285 km2,周围分布着213国道(G213),313省道(S313)和301省道(S301)三条主要公路.连接213国道和301省道的次要公路及相关的人类活动造成这个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这种环境小区域化(或称斑块化、岛屿化)现象对生物种群的生存和多样性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为了研究大熊猫种群在小区域之间的扩散对持续生存的影响,提出采用构筑廊道,让大熊猫种群迁移生存环境等措施,以保护大熊猫.为此建立了岷山北部大熊猫栖息地内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计算机数值仿真证明:在大熊猫栖息地裂成小区域后,如果在局部小区域之间构筑廊道,则大熊猫个体在各个小区域(斑块)之间的扩散有利于大熊猫种群的持续生存.
推荐文章
秦岭大熊猫种群扩散格局及研究方法
扩散生态学
扩散格局
种群分布
种群聚集
大熊猫
竹子开花对大熊猫生存影响分析
大熊猫
竹子开花
保护对策
唐家河大熊猫种群生存力分析
大熊猫
种群生存力分析
异质种群
亚种群
唐家河保护区
基于椭圆脐点突变模型的大熊猫生存状态研究
大熊猫
种群
栖息地
复相关分析
突变理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熊猫种群在小区域之间扩散对持续生存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岷山 大熊猫 动力学模型 周期解 混沌奇怪吸引子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5-410
页数 分类号 S711|O175
字数 40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193.2011.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国华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理学院 36 86 6.0 7.0
2 桂占吉 海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34 176 9.0 11.0
3 程艳霞 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 32 152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岷山
大熊猫
动力学模型
周期解
混沌奇怪吸引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3193
14-1332/TH
大16开
太原13号信箱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54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