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并讨论选择性多部位骨穿法在恶性血液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75例疑难少见病患者采用选择性多部位骨穿法进行骨穿,评价骨穿次数与骨穿部位检出例数.结果 在骨髓转移癌诊断中,二次骨穿检出例数显著高于一次骨穿(x2=16.335,P<0.001),骨痛部位骨穿检出例数显著高于髂前上棘、髂后上棘(x2值分别为18.194,13.461,P<0.001);在恶性组织细胞病诊断中,三次骨穿检出例数显著高于前两次骨穿(x2=21.302,P<0.001),胸骨部位骨穿检出例数显著高于髂前上棘、髂后上棘(x2值分别为12.629,11.224,P<0.001);在MM诊断中,二次骨穿检出例数显著高于一次骨穿(x2=16.335,P=0.003),骨痛部位骨穿检出例数显著高于髂前上棘、髂后上棘(x2值分别为28.289,25.395,P<0.001).结论 多次骨穿诊断阳性率明显优于一次骨穿.骨髓转移癌骨痛部位取材阳性率高于胸骨、髂骨,恶性组织细胞白血病胸骨取材阳性率明显高于髂骨.
推荐文章
儿童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儿童
恶性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病
诊断
治疗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
恶性血液病
真菌感染
侵袭性
伊曲康唑
两性霉素B
氟康唑
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血液肿瘤
真菌血症
治疗
舒适护理在恶性血液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恶性血液病
舒适护理
满意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选择性多部位骨穿法在恶性血液病诊断中的意义
来源期刊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0
页数 分类号 R730.43
字数 22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905.2011.01.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75 272 8.0 13.0
2 王树叶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52 148 6.0 9.0
3 周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154 924 15.0 22.0
4 韩雪英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14 101 5.0 10.0
5 原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11 48 4.0 6.0
6 赵辉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9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905
23-1159/R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14-101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2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