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近端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急诊介入治疗后是否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将199例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血管为近端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即IABP组(79例)和无IABP组(120例),比较两组术后2周心肌梗死范围和血脑钠尿肽的变化、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两组术后30 d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2周和无IABP组比较,IABP组患者梗死范围明显缩小[(30.256±4.223)% vs.(35.343±5.235)%,P<0.01],血脑钠尿肽浓度降低[(89.7±33.5) ng/L vs.(128.7±44.1) ng/L,P<0.01],左室左室射血分数增高[(52.6±5.2)% vs.(47.5±7.3)%,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47.5±4.6) mm vs.(50.3±5.7) mm,P<0.01].术后30 d内心脏事件发生率IABP组明显低于无IABP组(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近端病变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行IABP治疗可使心肌梗死范围缩小,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推荐文章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致心源性休克中应用
主动脉球囊反搏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疗效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急性心肌梗死危重病人经急诊PCI术后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病人的护理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并发症
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病人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近端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期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冠状动脉病变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274,277
页数 分类号 R541.4
字数 34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055.2011.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敏 解放军第309医院心内科 49 479 13.0 20.0
2 肖军 解放军第309医院心内科 12 80 5.0 8.0
3 王洪叶 解放军第309医院心内科 10 70 5.0 8.0
4 季春燕 解放军第309医院心内科 3 26 3.0 3.0
5 郭慧 解放军第309医院心内科 4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62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3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冠状动脉病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月刊
1674-4055
11-5719/R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7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