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日本大耳白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模型.方法 结扎双侧颈动脉后枕大池二次注血方法制成兔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兔分为SAH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检测SAH前后基底动脉直径,并观察进食量、神经功能变化,5d后取海马分别行电镜观察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AH组兔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5d后基底动脉出现明显痉挛,海马神经元出现核固缩,线粒体空泡样变等神经损伤的改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结论 该模型可以作为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实验模型.
推荐文章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脑血管痉挛的早期诊断与外科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
继发脑血管痉挛
动脉瘤颈夹闭术
罂粟碱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CT研究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CT血管造影
灌注成像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病人的护理
脑动脉瘤
蛛网膜下隙出血
脑血管痉挛
护理
DETA/NO降低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微血管痉挛及早期脑损伤作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微血管痉挛
二乙烯三胺/一氧化氮聚合物(DETA/NO)
一氧化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模型的建立及继发脑损伤评估
来源期刊 浙江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模型 动物 脑损伤
年,卷(期) 2011,(1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43-1646
页数 分类号 R4
字数 45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785.2011.11.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均炉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61 417 11.0 17.0
2 莫云长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10 80 5.0 8.0
3 王丹丹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8 47 5.0 6.0
4 胡章勇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5 10 2.0 3.0
5 罗亮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4 2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6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血管痉挛
模型
动物
脑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医学
半月刊
1006-2785
33-1109/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32-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7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7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