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蒙药顺气补心十一味丸对心肌梗死后缺血心肌血管生成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7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模型对照组(18只)、蒙药低剂量组(18只)、蒙药高剂量组(18只)和卡托普利组(1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所有大鼠背部皮下多点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复制心肌梗死模型,模型建立后,蒙药低剂量组、蒙药高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分别在7d、28d和42d处死动物,观察CD34和HIF-1α蛋白的表达,以CD34阳性表达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模型建立后7d、28d和42d,蒙药低、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MVD均明显增加(P均<0.01),卡托普利组在28d、42d时MVD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增加(P均<0.01),与蒙药两组无显著差异;7d时HIF- 1α表达在蒙药低(0.5610±0.0164)、高剂量组(0.5466±0.2135)较模型对照组(0.6060±0.0078)有显著增强(P<0.01),而卡托普利组(0.5892±0.0319)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相应时间点各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坏死灶面积缩小,42d时心肌纤维化程度减轻.结论:顺气补心十一味丸能够促进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的血管生成,上调缺血心肌的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其作用优于卡托普利.其促血管生成机制可能与上调缺血心肌的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有关.
推荐文章
心肌转染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大鼠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
缺氧诱导因子缺氧诱导因子
心肌梗死
基因转染
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缺氧诱导因子1αmRNA表达及人参皂苷Rg1的干预效应
人参皂苷Rg1
心肌梗死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α
温阳益心方对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面积及梗死边缘区血管密度的影响
温阳益心方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心肌梗死面积
平均血管面密度
血管新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蒙药顺气补心十一味丸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血管生成和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新生血管化 顺气补心十一味丸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传统医学与康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0-593
页数 分类号 R542.22
字数 27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074.2011.06.3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梗塞
新生血管化
顺气补心十一味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8-0074
35-1193/R
大16开
福州市333号邮政信箱
34-83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6420
相关基金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Neimenggu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www.btsti.com/policy/district/2005-1-27/20051271058235030.htm
项目类型: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