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的生态学规律,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搜索调查法首次研究了色季拉山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在色季拉山记载蚁科昆虫3亚科14属31种,其中,猛蚁亚科2属3种,切叶蚁亚科7属17种,蚁亚科5属11种。在色季拉山地区,大多数蚂蚁物种(大约2/3)对高山环境的适应性较弱,仅分布于3000m以下的低海拔区域;分布于3000m以上区域、适应性强的物种是少数(大约1/3)。蚂蚁物种的丰富度表现出随海拔降低而升高的规律,这一规律主要受热量因子(气温)制约,蚂蚁对植被类型的选择受气温和植物丰富度制约。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还受到坡向和坡位因素影响,因为坡向和坡位均可影响热量的积聚,蚂蚁物种对坡向的选择不尽相同。在色季拉山,同一个属内的物种在分布格局上明显发生分化。史密西红蚁和棒结红蚁是该地区分布最广泛、占据生境类型最多的物种。
推荐文章
藏东南色季拉山蚂蚁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
蚂蚁
物种多样性
群落相似性
西藏
藏东南德姆拉山西坡及波密河谷蚂蚁分布格局
蚁科
垂直分布
生境分化
西藏
藏东南嘎隆拉山及墨脱河谷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
蚁科
蚂蚁
垂直分布
生境分化
西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藏东南色季拉山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
来源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蚁科 蚂蚁 分布格局 生境 喜马拉雅山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林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80
页数 分类号 S718.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霞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35 407 10.0 20.0
2 徐正会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29 174 8.0 11.0
3 于娜娜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9 103 7.0 9.0
4 张成林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8 90 6.0 8.0
5 褚姣娇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3 49 3.0 3.0
6 杨比伦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2 2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42)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蚁科
蚂蚁
分布格局
生境
喜马拉雅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522
11-1932/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18-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70613
论文1v1指导